最近又有人在能高安東軍gg了,這條縱走路線真的很美,但它其實是很危險的路線,不是一般人以訛傳訛的安全路線。
#它不是入門縱走,#它不是入門縱走,#它不是入門縱走,很重要要說三次,個人覺得如果要學習第一次縱走,你可以選擇八通關走高繞後的南二段,雖然路途長,但路線清楚,沿路都是山屋,隨時能夠在最短路徑內避難。
能高安東軍路線,從天池山莊以後,一路上沒有任何山屋可以避險,萬一走到中間高山症發作,沒有高壓艙可以增壓,一路上也大多走在稜線上,如果有風面來臨,肯定風大雨大,萬一有問題,只能搭空中小黃回家。
我的想法其實不是要蓋需要申請的標準山屋,而是一個簡單的避難小屋,不需要集水,不需要有電力設備,不需要野外廁所(避免山友有僥倖心理垃圾集中在這裡),只需要幾張床,有基本的醫療包與高壓艙放在裡頭就好。
避難小屋的目的只在於能提供臨時避風遮雨與失溫與受傷前置處理的地方,因為床不多,不納入申請,所以它不會淪為商業團的利用目標,只提供臨時避風遮雨的地方,在只有幾床的地方,也不會變成山友搶著要入住的選擇,山友要走能高,依然要背帳。
我覺得這個solution才是一個中庸之道,能夠解決幾個問題(1)被商業團利用(2)環境污染(3)有一定的功能只讓”有需要”的山友利用,有機率減少山難的風險。
至於要蓋幾個這種簡單型的避難小屋,我覺得臺灣池(或大陸池)可以有一個,另一個我希望蓋在安東軍叉路口,我不希望在美麗的白石池/萬里池/屯鹿池看到有這種人為設施。
其實很多山屋是不需要的,一日行程的 鋸東/屏風/瓢簞(即便雪山下志佳陽也是一樣的),但奇萊東稜與能高,我覺得是必要的,但我希望能蓋簡單型的,1-2個就好,降低一點環境壓力,又有機率能夠給到真正需要的人。
能高安東軍沿路,印象中有幾個天險。
- 1.光披八表後穿越箭竹林時,有幾個地方有沼澤洞,也容易迷路,一不注意有機會就跌落邊坡或扭傷。
- 2.能高主後過能高南,有一個山璧是懸空的,要跨越樹枝的地方,雖然有繩,但重裝之下,一不平衡可能會懸在空中。
- 3.台灣池往大陸池路上 有一段路跡不明顯,很多獸徑,容易走岔路,一定要有GPX。
- 4.大陸池雖然有看天池與下切的活水可取,但因為臨斷崖邊,經常風大雨大,根本不是一個好的中繼站,這個營地是一個危險的營地。
- 5.下光頭山的崩壁下土石流失嚴重,又是重裝切下,如果沒有重裝垂下的經驗,很容易在著地後重心不穩滑下邊坡
- 6.萬里池周邊的箭竹太高,長得都一樣,超級容易在裡頭鬼打牆撥不出去。
- 7.安東軍下到獵寮營地,是很陡的泥土坡,遇雨時,再怎麼厲害的登山鞋或雨鞋,根本擋不住會滑下去。如果在視線不好的情況下,在中途沒有看到一棵左邊的倒木後左轉,一直切下去就會走錯路到溪谷。
- 8.出獵寮後沿溪谷走的山路上有虎頭蜂出沒。
- 9下至萬大南溪後,如果遇到溪水暴漲,則會受困回不了家。
即便是感受上心裡最苦的奇萊東稜路線,(唯一目前本人走到哭的縱走)也沒那麼多天險,所以請作好萬全準備後,再去能高安東軍吧,如果天氣不好,忍痛放棄吧。此外,如果真的要去,請一個接一個走,不要有人落單。
這是J哥的萬般叮嚀。
延伸閱讀,如果領隊與女主揪隨身帶了這個,可能就有機會獲救。
